中新網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閆曉虹) 數據顯示,超八成60歲以上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內障的雙重困擾。中國眼科機構正積極致力在解決白內障的同時,也一并解決老花眼問題,讓老年人也能享有高清視覺的高品質晚年生活。
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統計,我國60至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而9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高達90%以上;而老花眼通常在38歲左右出現,發病高峰是在42-44歲左右,幾乎所有患者在52歲時都會出現老花眼癥狀。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據此估算,在我國有超過2億的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內障的雙重侵襲及其造成的視力損害所帶來的種種便。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常委張勁松教授20日在愛爾眼科老花白內障門診發布活動上介紹,老花眼和老年性白內障大多屬于人體機能老化引起。老花眼主要是晶狀體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收縮能力降低,發生近距離閱讀或工作困難的現象。而白內障主要是晶狀體發生混濁,出現視物模糊、重影、畏光、眩光等癥狀。
張勁松教授強調,實際上,絕大部分的視力損害都是可以避免或治療的,比如白內障和老花眼,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來解決,重新擁有清晰視力,享受良好的老年生活。
事實上,數字時代中老年人用眼需求更加高漲。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其中60歲及以上“銀發網民”超1.1億。
國際調研機構益普索發布的報告顯示,48%的受訪者對老花鏡有抵觸情緒,86%受訪者愿意通過其他手段治療、矯正老花眼,超過90%的受訪者希望能夠脫鏡獲得高質量的視覺,更方便地進行日常生活社交。
業內*稱, 數字時代的迅猛發展帶來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的變化以及延遲退休的到來,都對中老年人的視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時代下的中老年人對視力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不僅要看得見、更要看得清,還要擺脫戴鏡困擾。
據介紹,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白內障手術正在不斷迭代,從之前的傳統防盲白內障手術發展到了現在的屈光性白內障手術,包括針對不同患者需求設計的老花白內障手術、散光白內障手術、高度近視白內障手術等,針對性的解決患者的眼部問題,讓老年人手術后不再僅僅只是“看得見”,更要實現“看的清”、“看的舒適”。中國相關眼科機構將在200城啟動老花白內障門診,意欲“一站式”解決老花白內障問題。(完)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